我爸1949年来新疆和田开荒种地,离休后老乡们来看他,说不完的话
我爸走的那天是2014年2月22日,92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,手紧紧攥着我妈的遗照,最后嘟囔的还是“守好这地……”。
我爸走的那天是2014年2月22日,92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,手紧紧攥着我妈的遗照,最后嘟囔的还是“守好这地……”。
70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手握坎土曼挥汗如雨,到无人农机昼夜不息,从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艰辛,到“指尖管理万亩田”的从容,新疆大地的农业画卷焕然一新。
9月13日,“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”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,在这片由老兵精神浇灌的土地上,探寻兵团人扎根边疆、屯垦戍边的感人故事,见证初心枣园在万古荒漠中创造的绿色奇迹。
风沙漫卷处,是你们毅然的背影;荒原寂静时,是你们铿锵的足音。你们挥别故土,奔赴祖国边疆,将满腔热血化作建设的豪情,在亘古荒漠上书写奇迹。塔里木河阿拉尔大桥阿拉尔上海知青纪念林住地窝子,啃干硬窝头,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,你们手持简陋工具,与风沙抗争、和荒野博弈。一
1975年我出生在这里,今天我站在乌鲁木齐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的老榆树下,指尖掠过树干上斑驳的刻痕。1993年离开村子时留下的那道刻度,如今已经比我的肩膀高出半截。泥土的芬芳裹挟着记忆扑面而来,五十载光阴在风沙里凝结成琥珀,折射出这片土地与个体命运交织的光谱。